2015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整體運行繼續呈現顯著下行趨勢。受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傳統需求低迷、外部競爭加劇、內部經營困難和環境不確定性變化等因素交織作用影響下,機床工具行業運行呈現慣性下滑狀態,運行壓力激增。
總體表現-傳統引擎減速,行業運行低迷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對行業81家重點聯系企業負責人問卷調查反映,2015年行業景氣度指數跌至34.5%,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8.8個百分點,行業運行處于低迷狀態。
本次行業景氣度調查涉及的81家企業分別來自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工量具和鑄造機械等分行業的數量占比分別為52%、20%、13%、11%和4%。從不同所有制性質看,國有和集體控股、私人控股、外資和港澳臺控股、其它四個類型的企業數量占比分別為45%、31%、17%、7%。因此,被調查的樣本企業反映的景氣度情況具有相當的行業代表性,可以看作當前行業運行情況的縮影。
細分情況-運行由分化向同化演變,結構性矛盾凸顯
從不同分行業和所有制性質企業看,2015年景氣度指數均遠低于50%的平衡線,且與2014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行業景氣度指數反映2015年行業運行已經開始由2014年之前的運行分化向運行低迷的同化狀態演變。
從不同分行業的景氣度指數變化情況看,2014年之前運行較穩定的工量具和金屬成形機床分行業本次呈現大幅下降,分別排在景氣度指數由低向高排序的第一位(21.4%)和第三位(33.3%),而之前持續顯著下降的金屬切削機床排在第四位(36%)。從景氣度指數降幅上更能明顯的看出這一新變化,降幅由大到小排序分別為金屬成形機床(30.4個百分點)、工量具(29.3個百分點)、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15.8個百分點)、金屬切削機床(3個百分點)。綜合上述兩方面情況和實際運行情況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征:
供需結構性矛盾對機床工具行業的不利影響正在從局部向全行業擴散,由于不同分行業的企業構成、市場結構、經營要素和環境因素等不盡相同而影響了擴散的速度,進而呈現前期運行分化到當前趨同的變化過程。
從本次景氣度指數大幅下降的金屬成形機床、工量具、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等分行業的實際運行情況看,低端產品市場需求大幅萎縮是造成其下行的主要外因,而相關分行業產品結構中的低端比重過大和轉型升級不到位是造成其下行的主要內因。
由于金屬切削機床分行業從2011年開始已經不斷經受供需結構性矛盾帶來的市場沖擊,目前低端產能已經相對大幅收縮。因此,2015年景氣度指數僅呈現微小下降。但由于突出的供需結構性矛盾仍在鉗制金屬切削機床分行業的運行,2015年其景氣度呈現大幅收縮的狀態。
總而言之,自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供需結構性矛盾就成為困擾行業運行的突出問題,但受前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該矛盾在行業內的不同分行業間和企業間的表現和產生的影響并不相同。這就造成前期不同企業和分行業在運行中表現的分化,同時也增加了業界和政策層面對行業運行趨勢判斷上的不確定性,甚至因運行分化而忽視行業存在系統性衰退的潛在風險。從當前反映的景氣度指數情況看,上述問題需要給予重視,積極主動地應對供需結構性矛盾。
從不同所有制性質企業景氣度指數變化情況也可以看出運行低迷在全行業擴散的跡象。2014年外資控股(含港澳臺)和私人控股的企業景氣度指數還呈現顯著擴張趨勢,分別為67.2%和56.9%;2015年外資控股(含港澳臺)和私人控股的企業景氣度指數則大幅下降呈現顯著收縮狀態,分別為23.9%和34.5%,降幅分別為43.3和22.4個百分點。上述變化在不同所有制性質企業中的表現是非常明顯的。由于外資控股(含港澳臺)和私人控股企業一直是內部機制最靈活,響應市場變化最快,同時也是前期受下行影響最小的行業群體,這次景氣度指數顯著收縮印證了運行低迷正在全行業擴散的判斷。
突出問題-內外因導致行業發展動力減弱,“練好內功”仍是關鍵
從各項運行要素和預期的景氣度指數看,行業發展的動力嚴重下降,進而影響行業發展信心。在訂單、經營、成本和環境等運行要素中,訂單收縮的最嚴重,僅為17.8%,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21.6個百分點;經營收縮程度緊隨訂單排在第二位,為31.2%,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2.6個百分點。
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和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成本和環境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其中,成本為47.7%,與2014年同期相比上升2.8個百分點,是唯一呈現回升的要素。環境為57.8%,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4.5個百分點,是唯一處于擴張的要素。
運行要素中反映運行動力和質量的訂單和經營要素呈現大幅收縮,與之相呼應的是行業發展預期也呈現顯著收縮,為38.2%,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9.4個百分點。
從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看,7項較集中的問題占全部的87.9%,分別是外部問題4項(占比51.7%):市場需求不足(25.7%)、國外同類產品競爭(10.7%)、用戶違約或支付能力下降(8.2%)和市場秩序混亂、不正當競爭嚴重(7.1%);內部問題3項(占比36.1%):資金鏈緊張(15%)、內部成本過高(12.5%)和人才缺失(8.6%)。雖然當前制約行業發展的外部因素要多于內部因素,但很多外部因素也是內部因素在外部的間接反映。比如,市場需求不足和國外同類產品競爭兩項外部因素就與行業內部的成本過高和人才缺失造成的競爭力下降有關;內部的資金鏈緊張因素間接加劇市場秩序混亂、不正當競爭嚴重等外部因素。這些內外因素間的惡性循環是當前行業面臨的棘手問題,因此破解這一困境還要從解決內部問題入手。
從企業采取的應對措施看,10項較集中的問題占全部的90.9%,分別是針對外部問題的措施3項(占比24.2%):加強細分市場開拓(13.5%)、加大市場和銷售投入(5.5%)和加強出口業務(5.2%);針對內部問題的措施7項(占比66.9%):控制成本(18.5%)、加強企業管理(13%)、加強產品質量控制(10.4%)、加大研發投入(8.1%)、加強人才隊伍建設(6.5%)、減員增效(5.2%)和消化庫存(5.2%)。企業經營過程中針對內部問題的措施占到66.9%,說明這些問題處于最急迫和最主要的地位。產業政策若能更多地向這些主要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聚焦和傾斜,必然能促進機床工具行業脫離供需結構性矛盾的困境,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
上一條:拉力試驗機性能與精度的重要因素
下一條:國內對電動工具的需求